“院士专家”背后的海龙科创之路

小刘

海龙大厦地处中关村大街一号,其20多年的发展不仅记录了中关村电子行业的发展转变,同时它的转型升级也体现和见证了中关村整个发展创新的过程。

“院士专家”背后的海龙科创之路
(图侵删)

2023年开局以来,海龙集团利用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创新基地,营造楼宇科技“生态圈”、建设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从“买电脑去海龙”到“科技创新在海龙”,“科技服务供应商”角色正在不断夯实。

院士创新基地吹响冲锋号

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

“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创新基地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它扩大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的认知,摆脱了以前闭门造车的思维模式。”场圈科技公司合伙人刘小满说。

近日,由海龙楼宇科协主办的2023年“深化创新驱动、多元化服务科技企业”系列专题讲座在海龙集团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创新基地举办。像场圈科技、中关村图书大厦网上书店等等20余家海淀科技企业代表来到现场,与清华大学等高校讲师联动探讨,助力企业突破技术难关。

据了解,为进一步落实中关村科技创新发展要求,深化创新驱动,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企业战略转型目标,2022年4月,海龙集团楼宇科协成立。

2022年9月,海龙集团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创新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7场系列专题讲座,参与人数累计超千人。专题讲座的专家全部来自于清华大学,主题涉及知识图谱技术及应用、小样本机器学习技术发展趋势、无人系统技术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脉络、先进感知技术研讨、智能微系统技术与应用等方面。通过专题讲座系列活动为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服务供应商浮出水面

走进如今的海龙大厦,智能化楼宇的体验可谓无处不在:8部云际科技配送机器人正在忙碌着为大厦内企业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人体温度快速筛查仪可以在3米左右的直线范围内同时测量3到4个人的体温……

近几年,海龙大厦陪伴见证了地平线、旷视科技新一代科技领军企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搭建海龙众创服务平台着力打造特色楼宇,建设科技创新孵化载体,积蓄产业发展后劲。目前海龙大厦入驻企业43家,以人工智能、新媒体、互联网技术开发企业、智能孵化机构为主,其中科学技术关联企业36家,产业集聚度高达92%,就业总人数达1500人,又相继涌现出云迹科技、维塔科技、展业圈科技、场圈科技等一批行业“明星”企业。

在2023年“深化创新驱动、多元化服务科技企业”首期系列专题讲座后,包括趋动科技、场圈科技、航天云网等10几家企业对海龙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创新基地又提出了近50条未来需求建议,这些建议涉及到人才引进、品牌推广、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等方方面面。

据海龙楼宇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海龙楼宇科协作为首批获得北京市科协审批的基层科协组织,成立海龙集团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创新基地,就是为了进一步发挥院士专家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人才、技术、数据、知识、资本等创新资源共享,从学术科创、成果转化、决策咨询、高端活动、科学传播、科技工作者培训等方面,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从而把院士创新基地打造成为具有鲜明科技、创新特色的综合性一体化科研服务阵地。

北京海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于鹏表示,海龙楼宇科协旨在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决策咨询平台、科普教育平台,接长服务手臂,延伸工作触角,营造楼宇科技“生态圈”,把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团结凝聚到海龙楼宇科协平台上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将服务科技创新企业与海龙集团自身发展紧密结合,以平台服务促发展,向综合服务要效益,将海龙打造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科技服务供应商”。

平安证券:美债收益率可能维持高位震荡

今夜,美股集体上涨!中国金龙指数拉涨

胡春华:全力做好以猪肉为重点的“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

社保基金去年四季度现身297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榜

留言上央视!前沿科技如何照进现实生活?

驻波兰使馆举行庆祝建军96周年招待会

中国交建在丹东成立海洋工程公司

人民网评:充分发挥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平台的积极作用

“一次性浴帽”来罩菜 这种保鲜膜靠谱吗?

首届中国乡村人文论坛在京举办

台风“摩羯”预计明日在琼粤沿海登陆 港澳发出三号风球预警

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

“院士专家”背后的海龙科创之路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道具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