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隧道里的除冰人

小刘

1月18日,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桥隧车间的工人在大通山隧道内将打碎的冰块装袋。

深山隧道里的除冰人
(图侵删)

大通山隧道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境内,是青藏铁路支线柴木线(柴达尔至木里)上的一个重要隧道,平均海拔超过3700米。大通山地下水丰富,冬季时,隧道内的排水沟封冻,漫溢出来的水经常会在铁轨及附近结冰,冰害路面可达40米,严重威胁着列车运行安全。 为保障柴木线畅通,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桥隧车间的23名工人每周都到这里进行除冰作业。工人们通常八点多就要从工区出发,冬季山里积雪,道路崎岖,要坐四五个小时车才能到工作地点。

为充分利用无列车运行的除冰作业“天窗期”,工人们在隧道里面一刻也不敢停歇,冒着零下十多摄氏度的低温紧张工作。到午饭时间,就随便吃点榨菜、馒头、泡面等充饥。破冰、运冰、撒盐,这些工作繁琐而艰苦,工人的手套都因为不间断接触冰块而被凉水浸透。一天的紧张工作后,大家匆匆将工具装车,在颠簸的路面上乘车四五个小时回到驻地。 高原的冬天漫长而寒冷,但为了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他们一次次走进漆黑、寒冷、缺氧的隧道,用铁锹、镐头与冰块进行战斗。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1月18日,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桥隧车间的工人在大通山隧道除冰。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1月18日,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桥隧车间的工人在大通山隧道外拧手套。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1月18日,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桥隧车间的工人向大通山隧道外搬运冰块。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1月18日,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桥隧车间的工人们驾车前往大通山隧道。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1月18日,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桥隧车间的工人在大通山隧道内将打碎的冰块装袋。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1月18日,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桥隧车间的工人在大通山隧道内用手电查看冰害路面。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1月18日,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桥隧车间的工人们带着工具进入大通山隧道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1月18日,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桥隧车间的工人们在大通山隧道口吃午饭。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1月18日,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桥隧车间的工人在大通山隧道内查看冰害路面。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人民日报思想纵横: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蹄疾步稳 更多新举措正渐次落地

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贯彻依法治军战略 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冬天穿高领衣 当心衣领综合征

中国智造闪耀巴西圣保罗国际消费电子展

海南省委七届八次全会开幕 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好局

里昂:中国软件行业盈利能力将改善 首选金蝶国际

团结合作抗疫 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同心·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马龙、樊振东、陈梦退出世界排名后 国际乒联成立工作组解决球员关切

“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进基层”系列活动21日在南京启动

聚焦隐患排查走过场等五方面问题

太极盛会连世界 天下太极会武当

深山隧道里的除冰人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道具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