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反诈公开信现电话乌龙,“抄作业”能认真点吗

小刘

从“认真”二字上下功夫,从“管理”二字上正作风

据新黄河报道,17日,有网友爆料,在全国的警务反诈宣传中,有公安部门照搬原文,不料留联系电话时,意外连别人家的电话号码也照搬上去,造成乌龙。

↑据报道,“0451”是黑龙江哈尔滨的电话区号。

从报道看,这起乌龙出现在《襄汾县公安局致网约车、顺风车、货拉拉司机及闪送、跑腿等从业者的反诈公开信》中。这原本是警方的反诈提醒,提醒相关人员遇到可疑订单时可报警处理。令人意外的是,这封公开信中留下的并非襄汾本地的报警电话,而是黑龙江哈尔滨的电话号码。这被网友调侃“襄汾抄作业抄上了哈尔滨的电话”。

网约车、顺风车、货拉拉司机及闪送、跑腿等从业者,关联万千市民的日常生活。针对相关行业出现的新型诈骗方式和案例,警方及时给予专业的反诈提醒,很有必要。但在发布提醒的过程中,出现低级“失误”,实不应该。

搜索可以看到,在今年10月29日,“平安哈尔滨”发布的反诈公开信,与此次襄汾公安发布的信息如出一辙。当追问的是,类似警务信息的发布,审核发布流程是怎样的?“复制粘贴甚至懒得审一下稿”,相关人员有没有认真对待反诈工作?这些问题值得相关部门梳理与反思。

试想,如果有市民遇到可疑订单事件报警,必然导致市民拨打无效电话,要是事态紧急,更会影响反诈成效,从而给群众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报警电话出错,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反诈工作成效,本质上也关联着警方的工作态度和社会诚信。

近期一些部门发布的举报电话出现“空号”“错号”问题,折射的是相关部门在信息发布流程中的漏洞,反映出机关工作作风不实和一定程度的管理失序。

一封反诈公开信,也是公安机关公信力的体现。“抄作业”都能抄错,又何谈真正的反诈成效?只有从“认真”二字上下功夫,从“管理”二字上正作风,才能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红星新闻评论员 彭志强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汉语桥”俱乐部首尔中心与首尔市立汉城百济博物馆签署合作协议

全国参与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超500万人

起诉“保护伞”2987人!“数”览2020年最高检工作报告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第三次会议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大家手笔: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海尔埃及生态园举行开园仪式

世界银行同意拨款3.54亿美元援助苏丹_1

时政现场说丨讲好冬奥故事 共赴冰雪之约

美首次承认对俄网络攻击

作品广议|告别条条和框框_1

中国援马耳他医疗队在卡尔卡拉市开展义诊活动

关于推进中芬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工作计划(2025-2029)(全文)_1

评论丨反诈公开信现电话乌龙,“抄作业”能认真点吗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道具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