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悬浮在轨道上的材料,我国又有新突破!

小刘

02:57

这种悬浮在轨道上的材料,我国又有新突破!
(图侵删)

我国超导研究又有新突破。由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这一发现使镍基材料成为第三类在常压下实现超导的材料体系,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世纪科学难题提供了全新突破口。该成果北京时间18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

眼前这块冒着气、悬浮在轨道上奔跑的材料就是高温超导体。

超导是某种材料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以下电阻为零并且具备完全抗磁性的物理现象,在众多高技术领域拥有巨大应用潜力。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陈卓昱:高温超导体,它在这个磁的轨道上有一个相互排斥力,所以它可以一直这么运动下去。

一般来说,很多材料要在零下250摄氏度以下才能实现超导。而能够在零下233摄氏度以上实现超导状态就算是高温超导了。自1911年超导现象被发现以来,找到温度更高、更适于应用的超导体成为无数科学家竞相追逐的目标。

镍氧化物是高温超导体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此次南方科技大学团队的科研发现,让镍基材料在日常压力环境中,并且在零下233摄氏度以上就能实现。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陈卓昱:原本镍基高温超导只能在非常高的压力下去实现,高达十几万个大气压,基本上相当于地球内部的压力。那么我们现在可以把这种本来在高压下才能稳定的这种原子结构,把它移植到常压下面来,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在常压下也可以实现镍基材料的高温超导。

那么团队是如何能把高压下才能稳定的原子结构移植到常压下来呢?三年来,由薛其坤院士和陈卓昱副教授带领的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研究团队持续攻关,研制出一种在极强的氧化环境下能实现在纳米尺度上“搭原子积木”的技术,制备出这种常压下实现超导的镍氧化物薄膜。专家介绍,此次在常压下获得的第三类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非常重大的创新意义,是高温超导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薛其坤:我们用到的仪器全是基于国产设备,而且实现了超强氧化能力的一种原子尺度上的薄膜生长技术。是在我们国家自主发展实验技术的一个重大创新。我们进一步用我们发展的独特的实验技术,继续探索不同的材料体系,争取在常压下让它的温度也能高于液氮。

(总台央视记者 吴汶倩 朱平)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启动

国家数字能力的基本内涵

上海金山厂房火灾致8人遇难 其中2人为消防救援人员

俄罗斯将与白俄罗斯举行联合战略演习

北京元旦假期餐饮外卖交易额增近四成

新华社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18日3时10分,在堪察加东岸远海(北纬52.8度,东经160.15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50公里

澳大利亚前工党议员巴利·厄本因履历造假被判刑3年

溢价率超115%!杭州楼面价创新高

今天下午来上游新闻,川美美术馆馆长为你秀出“压箱底”的宝贝

13岁女孩周末在校外跳楼身亡,家属起诉学校索赔48万元被驳回

哥伦比亚麦德林市缆车事故致1死多伤

海地总统夫人被转移至美国佛罗里达州医院

这种悬浮在轨道上的材料,我国又有新突破!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道具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