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乡·红色的印记
(组 诗)
向求纬
红 桔
红桔磕头的时候
思念成熟了
往往是额头未红
眼眶先红
红桔磕头的时候
有支队伍去了北方
有个汉子折回身
取两枚 带枝带叶带露的
纪念
然后朝桔林鞠躬
红桔就年年磕头了
拂弄一片锦团云影
可惜那汉子
后来在战火中眼睛有些看不见了
红桔的模样
他却比谁都描述得准确
一座故居
一座纪念碑
桔乡便有了一双眼睛
红桔往后冬来磕头
心眼也明
方向也明
红桔磕头的时候
刘帅就要回来了
掰开一瓣瓣往事
想起萤火虫照亮的日子
一树树 沉甸甸的心情
下架了
释怀了
绑 腿
长长 长长的一溜布
顺小腿
盘绕而上
盘绕而下
找不到
帅乡的出路
蹚荆棘
不光是腿的功劳
踩江山
不光是脚的功劳
与绑腿紧贴的
筋骨知情
血脉知情
皮肉知情
看着容易做着难哪
缠绑腿的方法
“老帅乡”教了多少年
没几个年轻人
学会(或者愿学)
打绑腿也是一种打扮
打绑腿也是一种健美
(不过不能和穿丝袜穿“牛崽”同时进行)
绑腿缠出的那点风味
才把帅乡
精神成一道紧匝匝的风景
垫 肩
提起垫肩
人们便想起机枪
想起货担
想起工具箱
无形中增加一种压力
刘帅带兵进村那年
几多垫肩
本来极好分辨的呀
乡亲们忙中出错
闹不清
系垫肩和不系垫肩的兵
有什么区别
那是被压迫的标志
想法替老茧分担些痛苦
老区等得心焦的时候
远征的儿子回来了
以眼熟的垫肩
作为相识的记号
垫肩的位置仅低于头部
与颈部与背膊为邻
习惯于听扁担和背夹
格吱格吱的歌唱
习惯于趴在劳动者的肩头
作如释重负的啜泣
因了垫肩
帅乡的肩头厚实起来了
左肩 右肩
替换着出力
扛起革命就是一溜小跑
如果我们怀念垫肩
就有必要左右看看
并像扭迪斯科那样
自我测试
肩胛的韧度和硬度
以及老茧的去向
我们常说责任在肩
其实就是
垫
肩
在肩
自行车
仿佛
远近的自行车
全奔了开州
保持距离
一前一后 圆圆地转
不紧 不慢
不落后
不靠前
双手操纵着
开始把准方向了
忽快忽慢
左右摇摆
都不代表帅乡的风度
车轮轧轧
一圈圈录下新城的慢生活
耳畔带起一股微风
汉丰湖也欠起身来观看
革命
从步行蹬上车轮
呼呼生风
速度快多了
样貌潇洒多了
几十年不就盼着这一天么
刘帅若在
说不定也会走下战马
骑一辆单车
一路哼着小曲儿
蹬回赵家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荣誉副主席)
吴英杰:坚定坚决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向党中央和各族群众兑现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