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封感谢信背后的10年“两岸蟹缘”

小刘

“兹感谢上海海洋大学多年帮助本县优质大闸蟹养殖产业发展,成效斐然”“苗栗县大闸蟹养殖良好,为两岸农业交流建立良好典范”……在近日寄往上海海洋大学的3封信中,台湾苗栗县长徐耀昌对上海养殖专家表达了由衷的谢意。

3封感谢信背后的10年“两岸蟹缘”
(图侵删)

3封感谢信背后,是上海与苗栗长达10年的“两岸蟹缘”。

2011年8月,在国台办协调下,上海海洋大学与苗栗县政府签订协议,开展“中华绒螯蟹养殖科技合作计划”,开启了大陆农业技术“入台”先例。次年1月,首批来自上海崇明的蟹苗跨越海峡在苗栗县“安家”。

10年后的今天,苗栗大闸蟹养殖面积稳定在16至20公顷,年产优质大闸蟹25至30万只,产值达到2500至3000万新台币。当地养殖户还利用大闸蟹发展民宿、旅游等第三产业。大闸蟹为当地带来的年收入约1亿元新台币。

大闸蟹成为苗栗“金名片”,上海海洋大学专家团队功不可没。

2012年3月至5月,上海海洋大学王武和杨志刚两位教授在苗栗调研时发现,当地水文地理和生态环境多样化,蟹种来源分散且品质和适应性较差,严重阻碍了河蟹的进一步推广。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上海海洋大学在崇明建立了供台蟹种基地,由吴旭干教授培育可以适应苗栗多样性气候的早熟河蟹品系。杨志刚教授则负责每年供台蟹种的检测、检疫、报检和出口等工作。依托崇明海关对基地大闸蟹检疫和检测工作的支持,崇明“蟹宝宝”顺利搭机赴台。

苗栗大闸蟹养殖起步之初,上海海洋大学先后派出王春、杨志刚等专家带领研究生驻守苗栗,手把手教蟹农整改池塘、种植水草、投放苗种、调控水质、投喂饲料、防控疾病。除了建立生产履历制度,援台团队每天坚持实地巡视检查,及时改进技术方案。

2012年11月,刚刚养殖成功的苗栗大闸蟹“返乡”,作为“台湾选手”参加了当年的全国河蟹大赛,并一举拿下“金蟹奖”。此后,苗栗大闸蟹屡屡在这一被称为“河蟹界奥斯卡”的大赛中捧杯,声名鹊起。

上海海洋大学援台技术团队负责人成永旭透露,包括今年的约25万只在内,过去10年间共有44批次355.16万只优质蟹种从上海海洋大学供台蟹种基地出发前往苗栗。依托基地对品种选育和培育的持续关注,苗栗河蟹的品质和规格逐年提升。

如今,这些生在上海、长在苗栗的大闸蟹在台湾备受欢迎。每年吃蟹季,市场上苗栗大闸蟹都一“蟹”难求。“去苗栗吃蟹”,也成为台湾餐饮时尚。最早跟着上海专家学养蟹的苗栗县优质大闸蟹产销协会干事长陈云涌说,大闸蟹让苗栗养殖户“着实富了一把”。

收到苗栗县的感谢信,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在回信中写道:小螃蟹,大协作,“苗栗模式”已经成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典范。期待上海与苗栗携手并进,共同续写好两岸“蟹”的传奇。

(据新华社上海电 记者潘清 、吴振东)

置入“穿肠桥梁”,重度肥胖男子术后3天减12斤

中国证监会:未来还将持续加快企业赴境外上市备案速度

中缅务实合作释放惠民红利

郑光旭油画写生作品展举行

2024国庆档总票房破15亿_1

哈尔滨巨龙冰雕被小游客掰掉牙齿,管理方:将修补,不会追究

高质量可持续,事关你我的幸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江苏考察激励各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1~10月郯城县小微产业园产值突破7亿元 带动就业1500人

林如鹏就任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

争做“五种模范” 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多元消费、科技创新……中国经济焕发新活力

安倍成为连续在位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

3封感谢信背后的10年“两岸蟹缘”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道具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