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学者共谈“台湾历史上的客家人”

小刘

来源:新华社

两岸学者共谈“台湾历史上的客家人”
(图侵删)

新华社厦门11月18日电(记者付敏)第十五场“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18日在厦门大学举办,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围绕“台湾历史上的客家人”主题展开学术对话。

台湾闽南暨客家文化知名研究者、纽约两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汤锦台是客家人,对两岸客家具有深厚的情结。他从历史角度切入,依托大量调查与访谈,以早期迁移至台湾的客家人的生态为引,对客家人在台湾的历史正本清源。

汤锦台认为,早期台湾历史上的客家人聚居在高雄、屏东、苗栗等地,推动了台湾丘陵、山地的开发。其后因帮助朝廷平复叛乱而被封为“义民”,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对台中平原的开发作出重要贡献。台湾岛内南北两客家中心逐渐形成,闽客关系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发展融合。

“明末清初,在士绅圈的影响下,客家人的团结意识逐渐凝聚,文教在其家国气节的传承中功不可没,客家人的武装抗日成为台湾维护地方稳定发展、反击外来侵略的重要力量。”他说。

汤锦台批判岛内政治势力完全罔顾历史,肆意消费“客家主体性”。他呼吁摒弃狭隘心态,做好“大客家”研究,才是两岸学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原馆长杨彦杰指出,台湾客家移民的源头在闽粤交界处,客家人在台湾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功不可没,尤其是在平原与山区的拓垦、文化与社会的建构等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

在闽客关系与客家文化的探讨中,杨彦杰以闽南人的视角观察客家,对客家人的团结性、秩序性及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其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等近代客家核心价值对台湾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2023年3月启动的“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学术活动由中华文化学院、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联合主办,每场活动邀请大陆和台湾学者就同一议题展开深度对谈。本次活动由厦门大学和中华文化学院共同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承办。

“我们感受到中国创新的力量”(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调研行)

英国学者:美关税威胁下 欧洲对华关系出现新声音

周末北京晴天为主 今天最低气温-5℃左右阵风可达6级

2025年清明节假期国内出游1.26亿人次

钟声:美滥施单边制裁损害全球共同利益

习近平谈中巴关系的三个坚持

香港特区终审法院新任首席法官宣誓就职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致信全体在法中国同胞:做好疫情防护

伊朗公布一处地下导弹设施

新春走基层 | 帕米尔高原上的护边员:为国护边 世代相传

德国宣布移除华为等5G网络组件,中使馆回应!

你好!新职业丨网络主播:传统行业实现营销数字化转型

两岸学者共谈“台湾历史上的客家人”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道具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